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原始点全球同学网):重病处理 2021年12月12号张医师线上直播
观察症状,只要有体力虚弱病症出现即为重病。重病表示热能严重不足,处理上应以热源为主,按推及其他保健方法为辅, 此即先通过外内热源,主要是以姜粉、姜粉泥或姜汤用于体伤位置,直接温暖组织器官,以改善热能不足;再按推症状相对应之原始痛点,并以外热源温敷原始点,若按推无法立即改善,应按推患处痛点,并以外热源温敷患处,如此既可改善组织器官运作, 又可使姜之温热效果得以持续,且在病情需要,患者能承受的情形下,可将温敷增强为热敷;在日常生活中,还要通过适当运动、充分休息及良好心态,积极地把心情及体力调整好,以提升人体的免疫力、自愈力。如此诊疗,才能加速疗愈疾病,使重病患者转危为安。以上处理方法,除按推属医疗外,其余方法皆属保健, 可见重病处理是首重保健,亦即通过热源及其他保健方法改善热能不足以保命;其次才是医疗,亦即通过按推解除体伤以治病。此外,不仅要尽量避免侵入性治疗及任何寒凉性药食,还要保持室内温暖舒适、安静整洁及空气流通,如此既有助于修复体伤, 也有助于巩固疗效。
(一) 外内热源
处理重病患者必须外内热源并用。外热源包括太阳光、温灸、热水袋、红豆袋、暖贴、各种电热产品、姜粉、姜粉泥、姜汤等。其中姜粉、姜粉泥、姜汤可大面积涂抹或喷体伤位置,借由皮肤吸收,直接温暖身体。内热源包括姜片、姜粉、姜粉泥、姜汤、参片、参粉、参汤、辣椒、胡椒、花椒、咖喱等。可将其作为调味料应用在饮食,使任何食材都可煮成温热性食物,以利身体将其吸收转化为热能。其中姜粉、姜粉泥、姜汤不仅可单独服用, 以全面改善体质,还可借由灌肠,清洗、喷或滴鼻腔、口腔、眼睛、阴道,使其直达患处体伤,直接温暖器官,且在病情需要, 患者能承受的情形下,可将温敷增强为热敷,例如将姜与辣椒粉
(越细越好),或辣椒(加花椒)所熬煮之浓汤混合使用,使姜之药性由温转热;又如将电热器或电毯调至高温。总之,外内热源之姜不仅要用于体伤位置,直接温暖组织器官,还要配合按推原始痛点乃至患处痛点,以及其他外热源,如:暖贴、红豆袋、电热器等,并在生活中,通过运动、休息及良好心态,以提升人体的免疫力、自愈力,如此才能改善体伤及热能不足,从而达到保命及疗愈疾病的目的。但法无定法,所有外内热源的使用,仍应以患者能接受吸收,且病情得以改善为最高原则。
1. 外热源
重病患者温敷时间可达 24 小时。至于居住环境应保持安静整洁及空气流通,并且以患者感觉温暖舒服宜,比如天气太热或太寒,可用空调调整室温。在临床上,处理疾病症状乃至异常形态,可先于体伤位置用温热水冲洗或电热器持续温敷,等皮肤温暖,再稍微用力将姜粉或姜粉泥做大面积涂抹至干掉为止,如此来回二到三遍;再用温热水冲洗后,以其他外热源,如:电热吹风机、电热器、红豆袋等温敷,或不经温热水冲洗,直接用其他外热源温敷;温敷后,再辅以按推原始痛点乃至患处痛点,解除体伤所致之症状乃至异常形态。值得注意的是,对于异常形态之癌肿瘤、肌瘤、硬结、肿块等,按推其周围找出的压痛点,常从破裂处或从原有创口流出血液或组织液,此皆属体伤修复过程中的正常现象,也因如此,此异常形态才会消得更快。但创口流出的血液或组织液必须用姜汤清洗干净,否则结痂,会阻塞体内液体流出,以致病情反复延宕,甚至留下疤痕。简言之,处理创口,除透过电热器外,创口周围还可用姜粉或姜粉泥等温敷,然后配合按推原始痛点乃至患处痛点,再用浓姜汤清洗从创口流出的血液或组织液,处理干净后,创口须保持干爽透气,避免使用纱布或保鲜膜等包扎。若病情严重,例如烫伤、毒液灼伤、干癣、乳癌爆开等,每天可用上述方法多次处理, 亦可在睡前将电热器或远红外线对准患处,保持安全距离,如此就能整夜进行。总之, 若无创口,可用姜汤、姜粉、姜粉泥处理;若有创口,则只能用姜汤处理,但若患者觉得浓姜汤太刺激而不愿接受, 在不得已情况下,亦可改用淡姜汤,或淡参汤,或淡姜参汤。
2. 内热源
内热源的姜汤、姜粉、姜粉泥不仅可单独服用,还可应用于温热性饮食及灌肠。
⑴ 姜汤、姜粉、姜粉泥
为确保姜的品质,最好挑选有机认证的小土姜。浓姜汤是针对重病患者,以鲜姜片或干姜片熬煮而成,鲜姜片每日常规用量500 克到 750 克,上限 1500 克;干姜片每日常规用量 50 克到75 克,上限 150 克。虽然用干姜片熬煮其药性胜过鲜姜片,但法无定法,不论用何种材料,以及用量、浓度等,都要考虑个体差异。服用方法是少量多次、小口温热吞服,以使热源的补充源源不断。若患者水肿、尿频、痰多,可改服姜丸、姜粉或姜粉泥。
重病患者用姜量要由少渐增,见效即止,虽低于常规用量亦可,其后增减则视病情需要而定,而且只有在经过按推、温敷、温热性饮食、适当运动、充分休息、良好心态的全面配合,病情仍无改善,但还能吸收的前提下才允许超量、超限,只是不可长期为之,亦即病情改善且稳定后,须逐步调回常规用量。重病患者若服用浓姜汤出现症状,基于症状皆由体伤及热能不足所致, 因此只要外治手法及外内热源到位,即可化解,可见姜仍可继续服用。但若患者已尽力试过,仍觉得姜太辛辣而不愿服食,可改以姜加西洋参、生晒参、红参、甘草、龙眼干、红糖等,加一种即可;或直接改用浓参汤或姜丸,以减弱内热源之药性,并改善口感。值得一提的是,浓参汤性温易被吸收,且患者多能接受, 故成为救治重病的最好选择之一。红参常规用量 50 克至 75 克, 上限 150 克。总之,内热源用量之多寡及其药性之强弱,皆应以患者能接受吸收,且病情得以改善为最高原则。
须再三强调的是浓姜汤与浓参汤,主要是给予重病患者作为加强日常饮食的热源,以供身体之急需。当重病患者身体完全康复后,所需热源只需从合理饮食中摄取,并加强运动即可。若要当作保健长期服用,则宜改为淡姜汤,或淡参汤,或淡姜参汤。
⑵ 温热性饮食
重病患者要落实温热性饮食,其食材及调味料并不限定只能用温热性,而是要少用寒凉性调味料,多用温热性调味料,让任何食材都成为美味可口的温热性食物。亦即煮菜要在少油、少盐、少糖、少醋的情况下,加入温热性调味料,如:姜、辣椒、胡椒、花椒、咖喱等,并且须煮熟,必要时甚至须煮烂,趁热服用。服用时要细嚼慢咽,不宜太饱,不需配汤。
⑶ 姜灌肠
腹部重病患者通过外内热源及按推原始痛点乃至患处痛点,若无效,且病情严重紧急,则宜当机立断改用姜粉、姜粉泥或姜汤灌肠。究其原理,姜性温热,用于灌肠可直达患处体伤,比其他外内热源更能直接温暖腹部器官,期间还要配合按推、外热源及其他保健方法,以加强改善体伤及热能不足。如此处理,不仅可自我疗愈腹部胀痛、欲呕、食不下、胃溃疡、胃出血、腹内出血、痛经、子宫下垂、频尿等症状,还可达到通便止泻,恢复体力的目的。由此可见,能够快速疗愈腹部症状,使重病患者转危为安的最好方法,莫过于姜灌肠。虽然姜粉、姜粉泥或姜汤灌肠都有解除腹部病症之效,但姜汤主要是以清肠道、通宿便的效果较佳;姜粉主要是以温暖腹部器官、解除症状的效果较好;至于姜粉泥或姜粉泥制成丸的效果则介于二者之间。此外,在病情需要,且患者能承受的情形下,姜灌肠每天可多次,以加强温暖腹部器官,使疾病得以快速疗愈。不过再好的方法都要以患者能接受吸收,且病情得以改善为最高原则。
(二) 适当运动
重病患者险象、命危已现,若只用热源及按推,却无身(运动)、心(情绪、观念)配合,则终将失败。运动方式有拉筋、柔软操、太极拳、瑜伽、爬山、爬楼梯、伏地挺身(俯卧撑)等, 可针对身体不同部位的症状,选出有助于康复的运动方式,比如咳嗽、胸闷、手麻等病症,可选择伏地挺身;腿麻、膝痛、踝痛等病症,则可选择爬楼梯(一步两阶)。室外运动宜避免太冷或太热,易出汗、怕冷者,颈及身体前后可塞毛巾,既可保暖,湿后又方便取出,常保身体及衣物干爽。运动贵在坚持,不可一曝十寒,且须量力而为,若要加量,应通过审慎评估,确认安全无虞,才能循序渐进、缓慢增加,否则过量非但不能改善组织器官运作,恢复健康,反而会消耗大量热能,甚至危及生命。总之, 重病患者日常应以运动及休息为主,放松身体,缓慢调息,随时活动,不可过累,累了就睡,但亦不宜久躺久坐。如此落实,等热能渐充,体力转佳,体伤改善,各种疾病症状自然都可自愈。
(三) 充分休息
重病患者需要充分休息,既不可长途旅行、舟车劳顿,也不可工作繁忙、过于劳累。虽然充分休息很重要,但亦不宜长卧久坐而不动。此外,还要保持规律生活作息,不可熬夜,宜早睡, 睡到自然醒,醒后勿赖床,并杜绝房事。
(四) 良好心态
重病患者容易情绪低落,对疾病会有恐惧、压力,又急求病好,心情在如此紧绷下会耗掉原本就不足的热能,反而更伤身体。要内心保持平静,就要深信因果,了解疾病是因为体伤及热能不足所产生的果,所以只要因改善了,果就会消失。明了此理,就不需太在意病情,彻底放下对疾病担心害怕的念头,即使遇到各种恶疾, 仍要坚信惟有从因下手,才是根本解决之道。若事与愿违,通过原始点医学处理后症状恶化,且体力衰退,则宜冷静反思:这是外内热源的使用无法直达体伤位置?按推、运动做不到位?还是观念不清、情绪起伏太大?太过劳累?或是体伤修复过程中,有时会出现的正常现象?抑或此已超过人体自我疗愈的范畴?以利及时厘清真相,作出正确判断且修正偏差,否则贪快而用寒凉性药食或手术, 一不小心就会严重透支热能而危及生命。总之,重病患者应澄清思虑、反观自省,常怀喜悦、感恩、包容的心,避免情绪大幅波动, 绝不可胡思乱想、自成心结。若有负面情绪,家人宜随时观察、开导、鼓励;若病情好转,行有余力,能与人为善、乐于助人则更好。
最后须注意的是,重病患者虽不需太在意病情,但亦不可因病情改善而掉以轻心。重病患者康复后,体质较常人脆弱,故饮食起居不可骤然恢复常态,仍需按照上述各项原则进行保健,尤应避免寒凉与劳累,且要特别加强运动,放松心情,从根本上增强体质,杜绝复发。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